注冊會計師,是指通過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今年會計師的考試時間已經出來了為8月25-27日,只要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2023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和報名條件是什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2023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和報名條件
一、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
報名時間:2023年4月6-29日
考試時間:2023年8月25-27日
二、報名條件及考試科目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已取得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
1、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
2、以前年度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禁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3、已經取得全科合格者。
考試科目: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分別為《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
2023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指南
一、合理搭配備考科目
注冊會計師考試最大的特點,就是成績的有效期有5年之久。這說明大家真的不必一次性通過6科,就算報完了,也可以不去考試嘛,不過也不意味著可以拖延到5年才徹底通過。對于初次考試的考生來說,相對合理辦法是一次性通過兩門或者三門,然后用3年的時間全部通過。
兩科搭配:第一年:《稅法》+《經濟法》第二年:《會計》+《審計》第三年:《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三科搭配:第一年:《經濟法》+《稅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第二年:《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第三年:補漏
二、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如果你在短期內沒有看到很好的成果也不要氣餒,畢竟學習的成果都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大家在平時很少有大段的備考時間,尤其是上班族考生,而且大家不可能每天下班就開始學習,所以每天的學習時間是大打折扣的。尤其是像注會這種備考戰線長的考試,大家不可能在考試這幾年中什么事都不做只把時間用來學習,這樣還沒到考試身體早就受不了了。
其實學習CPA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公交上,地鐵上或上班午休的時間都可以用來做做題,聽聽課程。每天臨睡前在大腦中回想一下今天所學內容,加深記憶。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達到了學習目的,也能讓人的疲憊感不是那么強。
對于學習注冊會計師來講,記憶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平時的知識點需要牢記于心,自己經常出錯的習題也要記住出題方向和解題技巧,所以提升注會記憶速度是我們目前勢在必行的,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夠不負自己的努力,成功通過CPA考試!
三、提高注會做題正確率
1、經濟法: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的前提還是核心知識點的把握,經濟法計算量比較小,知識點理解了記住了一般就能答對。網校提供的那幾套模擬題和近幾年的真題需要做一下。
2、財管:現在是機考,所以考前需要適當的進行模擬機考,熟悉考試界面,這對提高應試速度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財管公式較多,在記憶時可采用理解和形象記憶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同時在考試的前兩天,財管公式需要不斷的加深記憶,不斷的強化。
3、戰略:不用執著于題海戰術,適當做題,比如網課中每個章節的課后練習,以及網校出版的經典題解都做完,再看看錯題就足夠了,因為做題的正確率是建立在對書本掌握的基礎上,如果知識點都沒理解,做再多題都是無用功。做幾套模擬題和歷年考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題型和出題思路,到了考試的時候能夠沉著應對。
4、會計:首先還是要將基礎的知識有一個較好的掌握程度,在做過一部分習題后查看錯題的原因及對應的知識點,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自然會有較大的提高。因為現階段備考時間較為緊張的,至少要做2-3套模擬題,特別是至少要練習一次機考模擬題,以此把握考試的節奏。針對模擬題的錯題,需要查看知識點,對于重點的,出題幾率較大的知識點查缺補漏,看看還有哪部分掌握的不是太好。
5、審計:題目不用做太多,就是網校的考前最后幾套題就行了。做的時候嚴格模擬考試環境,自己在電腦上答題(尤其是簡答和綜合題),然后做完了認真根據答案評價自己的結果,做對的題目的答案也可以看看,因為經常會有知識點的總結;做錯的題目的答案更要好好分析自己為啥錯了,然后進行背誦掌握。
6、稅法:很多同學做完題,錯了,然后對對答案,覺得自己會了,只是不小心或者忽略了某個知識點而已。其實我倒是建議,對完答案不要覺得會了,再簡單的題只要錯了就應該要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對。還有些同學,做題錯是因為計算器都經常性的按錯,這樣的同學要小心了,很容易考59,照著錯題多練習按計算器吧。其實,機考以后,稅法的考試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做題過程中,覺得單選可以快一點,多選可以適度慢一點來保證準確率,主觀題不要搶時間,會的步步為營,不會的當然可以跳過。保證會的做對。 3
四、注會報考該如何搭配科目
注會考試一共有6科,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注會報報考幾門注會考試科目。以下,有不同的考試科目科目搭配方案,考生可以進行選擇。
1、考一門:會計
只報考一門建議從會計開始,從此開始注會的學習旅程,注意打好基礎,不要只為了60分通過,考慮到會計的重要意義,學習不好同樣會影響到注會整體的學習。
2、報考兩門:會計+稅法/財管
稅法的所得稅學習對于會計的學習很重要;而會計的學習對財管的學習也很重要。不過財管和稅法相比,稅法更合適一些;另外有人建議“會計+審計”的報考,這里不做重點推薦,因為審計學習需要會計基礎,而審計學習周期長很多,所以無形中這個組合時間學習會更長,報考應慎重。
3、報考三門:會計+稅法+財管
會計和稅法的學習可以明顯促進財管,所以財管不宜單獨報考,要注意知識體系的內部聯系。財管的學習上位于會計之后,學習周期不是很長。
4、報考四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
主要考慮的是難度問題,而且也是學習時機的問題。因為風險管理適合在財管之后學習,學習順序上與稅法可以并列,位于會計和財管之后,總體上不是太影響注會的整體安排。
5、報考五門:會計+稅法+財管+風險管理+經濟法
經濟法的特點是適合考前三個月左右開始學習,所以增加經濟法并不會影響大局。學習安排上風險管理可以安排在經濟法之前,也可以并列學習。
6、其他
從稅法、經濟法開始也是一種避重就輕的報考方法,但是也給后面增加了學習任務,因為會計、審計和財管的學習再以后會壓力比較大,所以從會計開始學習的方法既能打下注會的堅實基礎,也能夠做好兩年通過的打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妥的。
五、如何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
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既要有通過考試、積累經驗這樣的入門要求,也有繼續教育和遵循道德規范這樣的承諾行動。
1、考試
要成為一名注冊會計師首先要考試,這是法定的要求,是注冊會計師之所以成為一個職業的核心體現。現行法律規定,大學專科以上的畢業生才能參加考試。對于非專業零基礎考生而言學習會比較吃力,建議搭配相應的網課進行學習。
現在實行的是6+1結構的考試制度,前6門強調的是各個專門學科、專門領域的知識,初步的技能;綜合階段重點考查運用各種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所以6+1的科目體系,就是要在特定的經營環境下,綜合運用多專業的知識技能來解決實踐問題,這也表明了考試對知識與技能關系的認識。
2、注冊
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之后,還需要加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兩年,才能成為一名執業注冊會計師。如果不在事務所工作,也可以在工商企業、政府機關、學術機構等工作,申請成為非執業注冊會計師。
3、繼續教育
注冊會計師是一個繼續教育的職業,加入注冊會計師協會就要接受繼續教育。不接受繼續教育,不但知識老化,還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因為不接受繼續教育就意味著沒有知識更新,難以保持專業勝任能力。所以繼續教育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的要求。
4、接受監督
一旦加入注冊會計師這個隊伍就要接受對職業道德行為的監督,其中主要表現為協會的監督。在社會高度多元化的情形下,協會的監督,從社會管理來講,是一種創新;從市場運轉來看,它是誠信的基礎;從個人職業發展來講,它是一個品牌的要素。
推薦閱讀:
注會報名入口 | 注會報名時間 | 注會考試大綱 | 注會報名條件 | 注會備考輔導 |